進站公告
杜絕詐騙 人人有責
煞車油(Brake Fluid),又稱制動液,是煞車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液體。它的主要作用是傳遞壓力與煞車力道,確保當你踩下煞車踏板時,車輛能夠準確且有效地減速或停止。
簡單來說,當你啟動煞車系統時,會推動位於引擎室內的制動總泵。透過煞車油這個介質,力量會被液壓傳遞至每一個車輪的制動分泵,進一步推動煞車片夾住煞車盤,藉由摩擦力來降低車速或停止車輛。
當你鬆開煞車時,整個系統會迅速回復,煞車油也會從分泵流回總泵,使車輛恢復正常行駛狀態。
它的主要功能是:
➤ 傳遞煞車力道:當你踩下煞車踏板時,煞車油會把你的力道透過油管「液壓」傳遞到四輪的煞車卡鉗或鼓式煞車,讓車輛減速或停下。
➤ 耐高溫、抗壓力:煞車動作會產生大量熱能,尤其是在長時間下坡或緊急煞車時,煞車油必須具備高沸點與穩定性,避免氣化與性能衰退,才能確保煞車系統穩定運作。
煞車油認證標準
煞車油的認證標準主要由以下幾個機構制定:
美國運輸部(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, 簡稱 DOT) 制定的標準最為常見,根據其美國聯邦汽車安全標準(FMVSS No.116),煞車油依性能分為:DOT 3、DOT 4、DOT 5、DOT 5.1 等等。
此外,還有其他機構針對煞車油制定的技術標準
➤由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(SAE)制定SAE J1703/J1704 規範
➤由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制定 ISO 4925 規範
➤由日本工業規格(JIS)的 K—2233 規範
雖然上述標準皆有其專業依據與應用場景,但市售煞車油仍以「DOT 等級」作為最常見的性能標示依據,消費者多半也是根據 DOT 分級選購產品。
注意:選用煞車油時應以原廠規格為主!
㊟ 車子性能在好,煞車系統也是不能忽略!!!
一般情況下,車主可以依據車輛使用手冊上的建議進行煞車油更換。大多數車廠建議的更換週期為:
✔ 汽車每1~2年應更換一次煞車油
✔ 汽車每20,000~30,000公里應更換一次煞車油
實際更換時機仍需視個人行駛習慣與使用環境而定。經常山路、高速、頻繁重煞車等狀況,會加速煞車油性能下降,建議提早檢查。
比起單純依照里程或年限,更科學且有效的方法是:
▶▶ 可透過專業儀器檢測,能精確判斷煞車油中的「含水量」!
煞車油本身為水溶性,煞車油儲存罐的蓋子並非真空設計,空氣和水氣仍會進入,長時間下來,即使車輛未使用,煞車油的含水量也會逐漸增加。
當煞車油中的水分過多時,會降低其沸點,這樣一來在高溫煞車時,煞車油可能會沸騰,從而失去制動作用,產生 氣鎖(阻),導致煞車失靈,危及行車安全。尤其臺灣地處海島,氣候多雨潮濕,因此更須勤於檢查煞車油的含水程度,以免憾事發生。
雖然無法避免煞車油進水,但我們可以勤於檢查煞車油的含水程度!
檢查方式:保養廠技師可使用專業煞車油檢測器,藉由檢測煞車油中水分含量,判定是否更換,0~2%時為“良好”,3~4%時為“注意並建議更換”,4%以上時為“一定要更換”。
▲ 煞車油中的含水量檢測。 (瘋油網彰化店附設快保中心 / 攝影)